本帖最后由 chengeng8668 于 2020-12-3 11:01 编辑
Offer拿到手还不是万事大吉,通常还有三个月到六个月的试用考核期,这个期间里如果公司觉得你的表现并没有面试时表现得那么好, 那么他们是可以零成本结束和你的雇佣关系的,所以这段时间如何迅速的适应新公司的文化,跟上新团队的工作节奏就是决胜的关键所在。
首先你的工作表现不应该和你面试时的表现有太大的差异,比如一个任务交给你,如果你在面试的时候说自己有相关经验而其实你不是特别懂,那最好不要着急去请教周围同事具体应该怎么干,很可能这个问题在别人看起来特别业余,你的专业程度一定会被质疑。你需要先做功课,做到大致了解,然后可以去问一些技术含量相对高一些的具体操作问题就没什么问题,因为各公司之间具体操作方法还有有区别,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和大家沟通一定要及时,要以结果为导向,这段时间看起来可能看起来平静如水,其实你身边的每一个同事和领导都在留意你每一天的表现,只要试用期一天没过,你就一天不能放松。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所以入职之后不要把之前旧公司的一些习惯思维带入新的环境,要多观察一下办公室里的小文化和禁忌,才能顺利的成为新的团队的一份子。好多人不自觉地总会在新的公司提起之前的公司是怎么怎么样,喜欢做一个对比,甚至直言有些流程或者制度之前的公司会做的比现在的公司更好,这样会触犯很多当前同事的底线,要知道自己应该去适应环境,而不要试图以一己之力去改变大环境,尤其是在自己还是新人,职位不是很高的时候,就更应该避免开口闭口都是前东家比较好,如果真是这样,你为什么会选择离开呢?
因为加拿大本身文化多元,每天要和全世界不同背景的的人打交道,要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的话,你就要从先了解对方的文化开始,包括他们宗教信仰和禁忌,饮食的偏好,甚至一些节日对他们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不踩雷,找到更多的合适的共同话题。比如都是印度裔同事,他们可能是印度教徒,可能是穆斯林,还可能是本土出生的无信仰者,那么你和大家聊天的时候就应该首先意识到聊什么是没问题的。即便都是华人,在加拿大有的华人移民来自东南亚,有的华人移民来自港台,有的华人来自印度和南美,并不是每个人讲普通话的华人都成长在相同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下,所以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理解都是不同的,大家想融洽的相处,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世界很多事情原本就没有什么对错可言,只有立场的不同而已。
除了尊重别人,也要保护自己,尊重自己,凡是口头确认过再email书面留底,在能力内帮助其他同事,但坚决拒绝替别人做他们自己分内的工作,学会以合理的方式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不要生硬的说“It's none of my business." 可以委婉的说自己手头正在忙什么事情,而且这事情为什么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而且紧急的,如果对方听出来你的真实意图,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强求了。如果遇上了争执的情况,在自己有理有据的时候该强硬必须强硬,思维要清晰,表达要坚决,让别人知道你不可触碰的底线在哪里。
如果你成功的度过了试用期,那么我就要恭喜你了,这说明整个团队已经完全接受你成为这个集体的新成员,我们在新的岗位上除了保持空杯心态多从周围比自己优秀的人身上学习做人做事以外,还要尽量在力所能及和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同时学会保护好自己,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底线。工作场合说到底也是一个社交场合,很多细节上的东西会最终决定的能走多远。
渡过试用期之后,往往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学习过渡期才能做到真正的可以把自己岗位涉及到的内容都能融会贯通,挥洒自如。无论什么时候,大家要有危机意识和逆水行舟的职场思维,停在原地就只有被淘汰,职场最怕的就是安逸。如果职场人停止学习和自我提升,一旦遇到团队需要裁员的时候,这样没有提升空间的同事是最容易被淘汰掉的。真才实学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东西,有些事情可以欺骗自己,但欺骗不了别人的火眼金睛。
这个时代,职场竞争异常残酷,大步向前可能只能让你停留原地,向前努力狂奔才能让你有所有进步,不停学习,不停投资自己,不停的观察行业的动态和最新的变化,才能让你利于不败之地。尤其是技术极大进步的今天,想成为一个体面的财务职场人,只懂本专业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合格的财务管理者必须是财务和业务结合的专家,熟知会计,精于财务管理,了解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精通ERP系统和所有一线办公工具软件,善于价值链管理和项目管理,精通情绪管理和团队合作技巧,有领导力和沟通能力,这样的人不可能被后浪拍在沙滩上,他们只会引领后浪冲向更高的新目标。
总有人说华人在加拿大开辟职场的第二战线的确会遇到不少困难,通常最大困难和障碍只存在我们自己的头脑里,而不是来自外界。我刚到多伦多的时候有不少让我至今感激不已的鼓励,但也有很多人都给我泼冷水,说华人很难在加拿大的大公司里有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但一路走来我觉得没有他们描述的那么困难,这里没有年龄歧视,很少论资排辈而更多看重能力,这些都是我觉得加拿大职场很好的地方,,我也看到很多同胞在世界五百强公司的高级岗位上做的很优秀。
FP&A财务分析的工作非常有前景,我每次为自己部门招聘的时候都希望有符合条件的华人同胞来应聘(Financial Analyst)财务分析师的职位,但目前所见还是其他族裔比较多, 我们华人学习财务相关商科的人很多,应该有更多的同胞去做更有技术含量和发展前景的财务分析师工作,但遗憾的是目前进入这一行的还和我们华人在财务领域的从业者基数不成正比。即便有了求职者前来面试,很多时候表现得也是差强人意,要么是面试技巧不足,要么是自信程度不够,或者表达方式不够接地气。如果打算成为高薪的财务分析师,除了要多多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做好准备以外,还要有自信,野心和渴望在职场上更上一层楼,成为职场上更好的自己不只是为了更高收入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品质,也是出于对于自己每天8小时工作价值的尊重,让自己在工作中能获得更好的成就感。
全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