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cai 于 2015-10-18 02:09 编辑
带,还是不带?长登行李打包之断舍离
这次长登总共带了5个28寸行李箱、1个26寸箱(共6个托运)、3个随身背包、1台笔记本电脑。长登前的打包过程中,VC和老刘争了好几回,也深刻认识到:只有打包时才知道,行李限额是用来超的,箱子数量从来都是要增加的;永远不要低估你的欲望。
长登行李箱合影
打包前询问了长登加拿大澳洲的朋友、也征询了在美国居住的同学意见,加上现在我们登录加拿大有几周,落实了住处,各种细软都已“解压缩”,大大小小超市和家居店也逛了好几回,终于可以奉上我们的心得:
必带之物:秉承【要么当地买贵,要么急用或自用顺手】原则
1. 干货 加拿大的大统华超市你能想到的都有,连想不到的都有,干货品种之丰富程度自然不在话下。且慢,这包装一丢丢份量,价格折算人民币还是有点贵的。干货本身重量轻,很适合托运。登陆后思乡心切但手头节俭,带来的干货,烧菜加点香菇木耳、炖点桂圆红枣,改善伙食,同时怀念下舌尖上的故乡。
加拿大主要城市都有的大统华(华人超市)
黑木耳、香菇、花菇、梅干菜、桂圆、红枣、莲心、菊花茶、绿茶红茶、枸杞……我们都带了。在解压缩整理时,我们在托运这些干货的行李箱里,发现加拿大海关人员开箱检查的字条(Inspected by XXX),所以上述都是确认可以携带入境的。
对于加拿大海关不准带种子入境的规定,绿豆红豆是否能带,查询诸多网站尚无法确定,保险起见,我们放弃没带。
2. 厨房用具 锅碗瓢盆,筷勺刀叉,当地都有卖,考虑到租房或住房落实,马上能开灶,省去四处采购的时间,建议家里本身就有、用着顺手的(尤其是刀具),带上少许。最好是一物多用的,比如又能炒菜、又能蒸煮的多功能锅(注意得是平底的)。
筷勺这种中国特色餐具,基本国内啥价格,这里也啥价格——当然后者是加元标注的,即约3-4倍。
3. 床上用品 以前就听说国外被套、床单、被子啥的卖挺贵,到实地发现,商场里50加元床上几件套package也很不错啊。只是考虑到,登陆后很可能马上要用,商店里买的可还没洗,还是国内各带1-2套/条好。
4. 衣物 - 夏天衣服尽量少带,除非是真爱
- 短款羽绒服备着(当地有车后不太需要长款,真需要就当地买吧)
- 内衣家居服:要带就带全棉的,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干燥,冬天容易有静电。保暖内衣不太需要,冬天这里室内都有暖气。
- 鞋:可以带上舒适的棉拖鞋,目测这里的拖鞋不太舒服。当地公寓或别墅living room和卧室大多铺设地毯,西人都爱赤脚。我们所带的拖鞋也就是地板上穿穿。
5. 其它杂物
每次来Costco,总感叹“物质极大的丰富”
不带之物:【当地有且差价不大,或太重不适宜托运的】断舍离
1. 家居用品
这里必须要提宜家(非广告),是全球物流体系做得好嘛?反正东西和国内差不多,价差也不算大,基本是加元折算人民币后比国内贵十几、几十块钱吧,心理可以承受。她家能买到的,基本都不要带了(之前提到的急用、自用顺手的除外)。
送货、安装费折算人民币后和国内差不多 (只是这里按物品总价算,而上海按物品体积算)
2. 电器 由于加拿大电压和美国、日本一样都为110V,国内电器如不是国际通用电压,则带来无法使用。用得顺手、且电压符合的小家电,仍可带上,如剃须刀、美容仪等。为了省钱,家有国际电压的吹风机(以前在香港买的)就带来了,结果这里用是能用,不知是否因为电压频率关系,这里的大档仅相当于国内的小档。。。
其实上述这些说到底,都可以不带,一身轻松来加国,只要带钱,都能买到。然而作为辞职登陆的技术移民,短期内没有收入进账,国内有的能用上的,在行李额允许的情况下,带来异国,不仅省钱,也省时间。
后记:在到达埃德蒙顿的第一周内,老刘和VC顺利找到了租房、买了家具搬了家。面对比国内家里要大的洗碗机,老刘说:咱们可以早餐、午餐、晚餐吃完,碗都不洗,晚上统一扔洗碗机。VC表示同意并报以憧憬。实际情况是,发现吃完早餐必须洗碗——因为带的碗少,尚不足以支撑到下一轮……#俩人想得美#
漫步艾伯塔大学校园,发现老刘这张拍得有几分《唐顿庄园》调调
|